記憶中的軋年糕
2014-11
天氣漸漸轉涼,每年大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有軋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話,“吃了年糕,年年高……”寓意好吃的年糕,會帶來美好的愿望!
現(xiàn)在不管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只要你想,你都可以痛痛快快吃到年糕。但是小的時候,年糕多半是過年過節(jié)時才能盡情享受的美味。那時候,在放學路上的年糕廠里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無比貪戀的看著那一幕:軋年糕(家鄉(xiāng)的方言中,加工年糕的整個過程就叫軋年糕)的師傅,拿著專用的剪刀將油白的年糕一條一條的從軋年糕機上剪下來,甩進機器下面的大簸箕里。機器旁邊圍著很多和我一樣盯著年糕流口水的小孩子,每當這時,軋年糕師傅總是會笑罵一句:“你們這群小饞貓!”然后將剛軋出的年糕頭剪下遞給我們,還大聲說著:“小心別燙去了!”。
大家把滾燙的年糕從左手傳到右手又從右手傳到左手,又放到嘴邊呼呼的吹幾口氣,然后一小口一小口連咬帶舔的放進嘴里,吃的仿佛不是年糕,而是那極度美味的珍饈美食。
軋年糕的時候是我們小孩子最歡呼雀躍的時候,那時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玩,和我同名的表弟總是會拉著我去看他家軋年糕。舅媽要提前一天把準備軋年糕的粳米準備好,洗凈瀝水后裝籮筐里,再由舅舅挑到年糕加工點,排隊等待加工。有時湊巧碰到舅舅舅媽忙農(nóng)活,我們小孩子就派上大用場了。一群小孩子在加工點守候著,等著輪到加工我們的年糕。絕對不能沒人盯著,否則會有別人加塞的。等著、等著,好不容易輪到加工我們家的年糕了。
軋年糕的第一個程序是磨粉,先把米舀入一個大漏斗中,在里面米會被磨成米粉,而后從一個被機器排風吹成鼓鼓的布筒子里滑出來,流到籮筐里。然后大人們再把籮筐挑到蒸房,蒸房里排滿一個個大大、圓圓的簸箕,把米倒入簸箕內,加工點的人會拿水過來,把米和一和,揉捏成合適的干濕狀態(tài),這是為下一步蒸米粉做準備。近百斤的米粉都和水搓揉完成后,關鍵性的一個程序--蒸米粉也就開始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期待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在米粉被蒸熟后,還未被機器整壓成年糕條前,需要倒在剛才的大簸箕中晾涼,這時候被蒸熟的米粉最好吃了。小孩子們在一旁撥拉著蒸熟的米粉,一邊拉扯著塞進嘴里嚼著,越嚼越甜,越嚼越香。等蒸熟的米粉晾的差不多了,也就開始進入最后一個程序--年糕定型了。把蒸熟的米粉撥拉到另一個漏斗筒里,經(jīng)過機器的壓軋,熱乎乎的年糕就從機器口里出來被飛快的擠壓出來,師傅拿著剪刀對著機器出口,再一刀一刀的剪下來,就成了一條條磚塊模樣的年糕了。
在剪年糕的地方,總會圍著一群流著口水的小孩子。年糕條在師傅的剪刀下很快就掉落了一大堆,我們要趕緊的把一條條年糕碼到旁邊的大簸箕上,不然,那些熱乎乎又有些黏糊的年糕會沾粘在一塊。等晾好了所有的年糕后,大人和小孩才暫時松一口氣。接下來,就是等待眼前一排排白花花、胖乎乎的年糕晾干,等年糕皮泛出油亮,不再粘連了,就可以收拾回家了。
回家后,還要繼續(xù)晾,一直晾到干了、硬了,再把年糕一條條的放入一個大水缸,注滿水。這樣得以沐浴在清水里的年糕,不僅不會干裂,也不會發(fā)霉,但是隨著天氣的轉暖,舅媽還需要隔三差五的更換年糕水。年糕軋的多的年份,舅舅家的年糕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開春,往往在第二年清明前舅舅家的餐桌上年糕才得以正式宣布它的使命終結。